姜效龍六爻過三關》PDF電子書百度網盤分享下載
姜效龍《六爻過三關》PDF電子書-封面六爻

資源信息

資源編號: 434
文件大小: 共335頁,1.29MB
其它:

推薦序

六爻預測,在民間也有搖卦、算卦等稱謂,可謂悠久,隨著歷史的變遷沿革,六爻預測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在歷朝歷代都有深諧此術的謀士輔佐王朝,像周朝的周文王、姜尚、戰國時期的孫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唐朝的李淳風。明朝的劉伯溫等;還有江湖的隱士,如陳摶老祖。邵康節、野鶴老人等等,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六爻預測在民間廣為流傳,為人們的熟知,三枚銅錢,放入龜甲,搖得卦象後即可進行斷解。傳統六爻預測多以流口形式出現,開場白也是以流口形式表現,如:小小卦盒三寸三,搖三搖來掂三掂,你搖卦象我來翻,翻出壞事你別惱,翻出好事也別歡……卦有卦的流口,性格有性格的流口,這是民間算命的一大特色。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入高科技時代的二十一世紀,六爻預測術得到了蓬勃發展,從事預測研究與運用的工作者在整體素質和水準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從事預測的執業者,不再以走街串巷的傳統模式出現,而是根據社會需求,以諮詢、策劃、預測公司形式為社會提供服務。服務形式雖然有所變化,但是六爻預測術的理論依據沒有變,一直在傳承與應用,並隨著新生事物的不斷湧現而有了很多創新,這也體現出現代易學工作者在不斷的研究與開發,使六爻預測學更加貼近現代社會,與時俱進。

通觀《六爻過三關》全書,作者姜效龍以 400 多個親測實例配合理論進行闡述,布局新穎,脈絡清晰,行文流暢,在卦爻旺衰判斷、動變取象、應期判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理論突破,在論述結構上也獨具經緯,此為本書區別於同類書籍的一大特色,參詳玩味之,不論是對於初學者或是進階之人都會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

目錄

推薦序……………………………………………………………………………………….6
序 言……………………………………………………………………………………….7
篇 第一篇 理法吉凶關……………………………………………………………………9
第一章 詳解月建與日辰 ……………………………………………………. 9
第一節 論卦象與宇宙星體運行之關係………………………9
第二節 論月日同功同權………………………………………….15
第三節 論月日各自為政………………………………………….19
第四節 論天時地利人和………………………………………….29
第二章 詳解動變 …………………………………………………………….. 32
第一節 動靜、動變之理法………………………………………32
第二節 卦爻在不同的月日狀態下的有用值判定之理法35
第三章 詳解沖合 …………………………………………………………….. 81
第一節 論六衝六合之理法………………………………………81
第二節 論三合局成破之理法…………………………………..89
第四章 卦象吉凶判定之理法 ……………………………………………98
第一節 論外因主導吉凶………………………………………….99
第二節 論內因主導吉凶………………………………………..101
第三節 論直讀斷吉凶…………………………………………… 104
第四節 論鏈接有情斷吉凶…………………………………….111
第五節 流通及受阻斷吉凶…………………………………….128
第六節 論特殊卦象斷吉凶…………………………………….133
篇 第二篇 靈活取象關………………………………………………………………. 145
第一章 論動靜取象 ……………………………………………………….. 146
第一節 動爻取象………………………………………………….. 146
第二節 靜爻取象………………………………………………….. 148
第三節 暗動取象………………………………………………….. 150
第四節 獨發取象………………………………………………….. 152
第五節 獨靜取象………………………………………………….. 153
第二章 論動變取象 ……………………………………………………….. 153
第一節 「〇、×」直觀取象…………………………………154
第二節 化回頭生之動變取象…………………………………156
第三節 化回頭克之動變取象…………………………………157
第四節 變爻棄權取象…………………………………………… 158
第五節 動變因果取象…………………………………………… 160
第六節 介化取象………………………………………………….. 162
第三章 論生克取象 ……………………………………………………….. 162
第一節 生克取象………………………………………………….. 163
第二節 流通取象………………………………………………….. 165
第四章 論沖合取象 ……………………………………………………….. 168
第一節 沖的取象………………………………………………….. 168
第二節 合的取象………………………………………………….. 171
第三節 沖合同見取象…………………………………………… 174
第五章 論六親取象 ……………………………………………………….. 176
第一節 父母爻諸象………………………………………………. 177
第二節 兄弟爻諸象………………………………………………. 179
第三節 子孫爻諸象………………………………………………. 181
第四節 妻財爻諸象………………………………………………. 182
第五節 官鬼爻諸象………………………………………………. 184
第六章 論六神取象 ……………………………………………………….. 186
第一節 青龍之象………………………………………………….. 191
第二節 朱雀之象………………………………………………….. 192
第三節 勾陳之象………………………………………………….. 193
第四節 螣蛇之象………………………………………………….. 195
第五節 白虎之象………………………………………………….. 196
第六節 玄武之象………………………………………………….. 197
第七章 論地支取象 ……………………………………………………….. 199
第一節 十二支與地理的對應…………………………………199
第二節 十二支分類運用………………………………………..201
第八章 論神煞取象 ……………………………………………………….. 205
第一節 桃花之象………………………………………………….. 206
第二節 驛馬之象………………………………………………….. 206
第三節 羊刃之象………………………………………………….. 208
第四節 貴人之象………………………………………………….. 209
第五節 華蓋之象………………………………………………….. 210
第六節 胎爻之象………………………………………………….. 211
第九章 論爻位取象 ……………………………………………………….. 212
第十章 論卦宮取象 ……………………………………………………….. 217
第十一章 論納音取象 …………………………………………………….227
第十二章 論長生十二宮取象 ………………………………………….231
第十三章 論直讀取象 …………………………………………………….234
第一節 內因直讀取象…………………………………………… 234
第二節 外因直讀取象…………………………………………… 240
第十四章 論飛神與伏神取象 ………………………………………….241
第一節 飛伏組合取象…………………………………………… 243
第二節 爻爻都有伏神…………………………………………… 246
第十五章 論反吟與伏吟取象 ………………………………………….248
第一節 反吟的取象………………………………………………. 248
第二節 伏吟的取象………………………………………………. 250
第十六章 論進退取象 …………………………………………………….252
第一節 化進神的取象…………………………………………… 252
第二節 化退神的取象…………………………………………… 254
第十七章 論卦陣取象 …………………………………………………….257
第一節 卦名取象………………………………………………….. 257
第二節 組合取象………………………………………………….. 266
第三節 遊魂與歸魂取象………………………………………..268
第十八章 論空破墓取象 …………………………………………………271
第一節 旬空的取象………………………………………………. 271
第二節 破爻的取象………………………………………………. 273
第三節 墓庫的取象………………………………………………. 274
第十九章 論刑害取象 …………………………………………………….277
第一節 三刑取象………………………………………………….. 277
第二節 六害取象………………………………………………….. 279
篇 第三篇 理象應期關………………………………………………………………. 280
第一章 判定應期 …………………………………………………………… 281
第一節 座標兼顧原理…………………………………………… 281
第二節 對稱反向原理…………………………………………… 284
第三節 測月內事之日動月靜原則(月心原則)………….286
第四節 測長期事之月動日靜原則(日心原則)………….288
第五節 測多年事之流動卦靜原則(卦心原則)………….291
第六節 測當日事之進動日靜原則(時動原則)………….292
第二章 判定應期的幾大規律 ………………………………………….297
第一節 動變定應期的規律…………………………………….297
第二節 動靜定應期的規律…………………………………….308
第三節 直讀定應期的規律…………………………………….316
第四節 特殊應期規律…………………………………………… 320
第五節 應期範圍的客觀靈活運用………………………….328
第三章 綜合運用舉例 …………………………………………………….330

部分預覽

共335頁,1.29MB

 

以上內容由網站用戶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聯繫微信:D96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