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民國《中國姓名學》著者楊坤明,台灣人、中國姓名學的奠基人、老師出身。

楊坤明《中國姓名學
中國漢字姓名學最早的著作,是楊坤明先生在1931年出版的《中國姓名學》。把姓名研究作為一門學問,「姓名學」這一概念就是在這本著作中提出來的。

楊坤明用姓名推算人生的學問,稱得上是數術發展史上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姓名學,該姓名學有一套不同於任何古代數術的獨立、完整的理論;強調姓名的整體性、含義、讀音五行等,這在古代數術類測姓名方面是沒有的。

此姓名學雖然在技術上也應用姓名的漢字筆劃,但是並不是把筆劃數轉換成干支、陰陽、八卦、九星、河洛、遁甲之類,再代入古代數術中進行推算,而是直接用數進行推算;同樣,也不是只根據姓名中某一個字的偏旁結構,來用測字的方法推斷。

在論述中提出了姓名中「天、地」、「司令數」以及「階段運氣」的概念。發明了直接用姓名漢字筆劃數判斷吉凶的方法,公開了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歸納、驗證的「姓名漢字筆劃數吉凶註定文」,有條理地制定了起名改名二十一條細則。

楊坤明先生,原名楊國仁,號鷺江道人,祖籍福建海澄縣,父母僑居台灣。

1889年7月6日(光緒十五年六月初九日)僑生於台灣台南市,少年時期即去日本留學;

1911年,二十三歲時通過日本普通文官考試,獲得文官資格;

1914年(民國三年)二十六歲時,自日本回國,在福建省廈門市警察廳供職達十五年之久,歷任總務科長、第三署署長、衛生科長等職,其間並獲得北京暨福建頒發的五座獎章;

1928年(民國十七年)四十一歲時離開廈門來到南洋(現在的新加坡),先後在「安順三民學校」和「英屬怡保地方朱毛路山野橡皮樹內志強小學」任教員一年多,在此期間完成其巨著《中國姓名學》的初稿,多次在社會上當眾演示他的姓名學並為人改名;

1931年(民國二十年)六月初九日四十三歲生日當天,《中國姓名學》在福建廈門正式出版。初版印刷了一千冊,饋贈親友並有部分出售。對於該書的出版,楊坤明先生曾經作歌唱道「六月九日是道成,出版傳授,四海周遊;想當時,許多艱難,過波浪,受盡苦痛;發明命運姓名學,社會人群心歡悅;命名吉名,智慧來,福壽來,中國姓名學。」;

1932年,前往東北,曾為時任偽「滿洲國外交部長」的謝介石的子女算名改名。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十一月一日在天津出版《中國姓名學》第二版(增修版),印刷了兩千冊。第二版分為兩部:一部為「淺義」,公開出售;一部為「精義」,僅「贈送天下名山、寺院、社會圖書館和有緣者」。

楊坤明在書中談到,他發明姓名學是受兩個傳說的啟發,並利用業餘時間深入思考、博覽群書、進行了大量的統計和實驗,達二十餘年之久,才最後完成這一學問的發明。兩個傳說,其一是:唐朝李世民魂游陰府,閻王將其三十三歲陽壽各添二劃改為五十五歲;其二是:南極北極二星君將一個牧童原本只有十九歲的壽命,在十字上加一划而成為九十九歲。由此而想到一划兩劃竟有如此的生死利害關係。而生辰八字學說,有令人怨天**之嘆,青天有厚此薄彼之嫌;土地風水之學說,有令人恨地之嘆,爭占土地山林,阻礙地方路政開墾之嫌;祖先父母之德不德,以及自己前世善惡之因果學說,有令人自辱不孝之嫌。此三學說雖相傳千年之久,但無改造補救之術。人生之幸與不幸,吉凶禍福,皆根據自己姓名之是非如何,而逐漸變化形成其命運。

楊坤明的《中國姓名學》有五大原理:
其一:姓名意義的吉凶影響人的吉凶;
其二:姓為天,名為地,其字畫數組合的吉凶影響人的吉凶;
其三:姓名漢字筆劃數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陰陽配合的吉凶影響人的吉凶;
其四:姓名讀音的「五行」,其「五行」的吉凶影響人的吉凶;
其五:姓名字劃數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吉凶,其吉凶影響人的吉凶;

除了以上五大原理之外,著作中還能精確地計算日運、月運、流年吉凶以及六親、財官運等,甚至許多個人生細節小事都可以推算,該姓名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點:漢字筆劃數的計算為「書寫筆劃數」,而不是「康熙字典上的筆劃數」,數字也按各自本身的筆劃計算;
第二點:對姓名用字的筆劃數無「五行排列」之說(如一、二為木等等);
第三點:稱「姓與名的第一字」的筆劃數之和數為「司令數」,主一生的命運;名的筆劃數之和數為三十六歲之前的運氣;全姓名筆劃數之和數為三十六歲之後的運氣;
第四點:無「三才」「五格」 之說,更無「單字姓筆劃數加一為天格數」,「名之尾字筆劃數加一為外格數」之說;

部分預覽

共112頁,18.2MB(民)楊坤明《中國姓名學》民國三十一年鉛印本(複印本)PDF-封面姓名測字

以上內容由網站用戶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聯繫微信:D96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