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呂子固著.李鏘濤、莊園校《三車一覽子平淵源註解》附三命通變淵源眉批本260頁PDF電子書 百度網盤分享
資源信息
資源目錄
資源簡介
命理之說,其傳久矣。明初宋濂作《祿命辨》一篇,云:﹁蓋以五行甲子推人休咎,其術之行已久矣,非如呂才所稱起於司馬季主也。沿及後世,臨孝恭有《祿命書》,陶弘景有《三命抄略》。唐人習者頗眾,而張一行、桑道茂、李虛中咸精其書。虛中之後,唯徐子平尤造其閫奧也。﹂南宋時,徐大昇繼承子平遺法,著《淵源》《淵海》二書。
《三車一覽》為命理史上傳奇之作,作者不詳。《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卷三《子平說辨》一文云:﹁觀《五行精紀》《蘭台妙選》《三車一覽》《應天歌》等書,與《淵源》《淵海》不同。蓋觀文察變,治歷明時,皆隨其時而改革,故雖百年之間,術數之說亦不能不異。﹂《五行精紀》《應天歌》成書於南宋,《蘭台妙選》據考證成書於宋代。《五行精紀》收錄北宋多家命書,未及《三車一覽》,或許《三車一覽》成書於南宋後期。由諸多《三車一覽》佚文推測,此書當為虛中古法體系一脈。
《新編三車一覽子平淵源註解》,三卷三冊,版心題﹁淵源﹂,卷首子平淵源跋序落款﹁正德丁丑冬月望旦金川梅窗野人胡朴文華書﹂,卷首三命總龜子平淵源序落款﹁正德丁丑冬十二月朔日河東解梁逸人呂子固孟堅序﹂,一卷首題﹁勿軒後人熊上恩訂刊﹂,底本刊記﹁皇明正德十三年歲在戊寅孟秋書林熬峰熊氏厚德堂新刊﹂。通覽全書三卷,此書當原名《三命總龜子平淵源》,為明代正德年間解梁逸人呂子固註解《子平三命通變淵源》一書而成,並對十八格作了少許增刪,與宋本《三車一覽》關涉不多,然又為了解明代命學思想提供一助益。如此書之地支藏干之法,與諸家命書均又不同。
濟南易朋成先生據《富平縣誌》《稀見地方志提要》《鹽池問對》考證:呂子固,解州人,以舉人弘治初為富平諭。賦性剛正,立教嚴毅。
晝則課生儒於明倫堂上,夜秉燭巡視之,漏下率一二鼓始寢,日以為常。晨興又考較之,不率教者,夏楚不少貸也。一時師模成材多者,稱子固第一。且性喜著作,縣誌曾有草創,惜未就焉。
徐大昇《子平三命通變淵源》自序云:﹁仆自幼慕術,參訪高人,傳授子平真數定格局,歷學歲年,頗得真趣。﹂並提出:﹁如有官星者不論格局,有格局者不喜官星。﹂此即後世所謂正格外格或曰內外格之淵藪。《子平三命通變淵源》,現有韓國、日本兩個藏本。韓藏本有缺頁,日藏本首尾無缺,且有眉批。
元大德丁未西元一三〇七年,長安道人李欽夫取《子平三命通變淵源》中《喜忌》《繼善》二篇特加註解,括以歌訣,成《子平三命淵源注》
一卷。《子平三命淵源注》一書暫未得見。查閱目前收集到的二十餘本命代命理古籍,其中對《喜忌》《繼善》註解多達八九家,除呂氏註解外,雖文字多有不同,但意思大致相近,惟呂氏註解中除引用少量徐氏舊注外,其所引前代諸家註解,與目前所見其他諸家註解多有不同,《子平三命淵源注》疑應部分或全部被呂氏收入《新編三車一覽子平淵源註解》一書之中。
《新編三車一覽子平淵源註解》,現藏韓國高麗大學。乙亥字,三卷三冊,有圖,四周雙邊,半廓 22.1×14.9cm,有界,9 行17 字,內向花紋魚尾,31.1×19.2 cm。丙申年底,上海牛志軍先生陸續贈韓國藏《三車一覽》上中下三冊照片版。此照片版三冊均有缺頁,原擬依明代二十餘本命理古籍予以補齊出版,因故暫緩。丁酉年夏,山東濟南易朋成先生贈《三車一覽》全本,首尾無缺。寧波李鏘濤兄大力支持《新編三車一覽子平淵源註解》出版工作,並將日本靜嘉堂藏本《子平三命通變淵源》全文及易朋成先生《三車一覽》輯佚一文收錄其中。
近年來,頗多命理同道推崇虛中古法,極力貶低子平法。徐大昇《子平三命通變淵源》自序云:﹁五行通道,取用多門。物不精不為神,數不妙不為術。子平之法,易學難精,有抽不抽之緒,有見不見之形。﹂命理研究當先繼承後創新,相信《新編三車一覽子平淵源註解》一書的出版能一定程度上撥亂反正。余亦樂見其成。
歲次丁酉季夏東海舟山莊圓於滬上客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