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先生八字入門課程
佛家說:一切唯心造。
此「唯心」並不是現代哲學觀念里的「唯心主義」。萬物依空而有。
易有太極,始生兩儀。(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分別出現之前,就是混沌狀態。
混沌一分為二,二即是陰與陽。
有了分別心之後,就有了對待義。
所有的對待義、正反義,都是分別的一種表現:
天與地、火與水、熱與冷、動與靜、上與下、清與濁、升與降、高與矮、大與小、長與短、生與死、久與暫、深與淺、多與少、內與外、對與錯、是與非、好與壞、老與少、善與惡、美與丑、愛與恨、親與疏、早與晚、快與慢、急與緩、實與虛、聚與散、得與失、來與去、氣機與形體、繁榮與破敗、端正與歪斜、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勇敢與懦弱、自律與放縱、熱情與冷漠、尊重與侮辱、順利與阻礙、輕鬆與艱難、快樂與痛苦、大方與小氣、聰明與愚笨、明白與糊塗,開心與自閉、積極與消沉、升華與墮落、美麗與醜陋、豐富與匱乏、體貼與麻木、靈巧與笨拙、謹慎與大意、嚴謹與疏漏、勤勞與懶惰、隨和與固執、禮讓與爭搶、文明與野蠻、圓融與偏執、付出與索取、節儉與浪費、把握與放棄、感恩與抱怨、精華與糟粕、珍惜與糟踐、遠方與眼前、永恆與剎那、超前與延遲、前衛與老土、智慧與無知……等等等等。
陰陽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它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
陰與陽,就是成對待狀態的現象。
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乾燥的、無形的、虛幻的、外放的、清輕的,都屬於陽之現象。
相對靜止著的、內斂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潮濕的、有形的、實在的、內斂的、重濁的,都屬於陰之現象。
三問先生八字入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