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雷學(全本文字)
藏山雷學,上冊,《風雷激蕩·變自外來》

石在天
孫逐明

第一節 圖書概要

我們的研究目標只集中在易學的象數公理之內——即對「河洛、五行、八卦、干支」模型做「原始分析」。

所謂易學中的公理系統,具體來說,報告「太極圖、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剋」。

一、中陽太極圖、魚眼太極圖:

太極圖有很多不同的變體形式,但概括起來就不會越出如下兩種基本形式。

圖註:左圖是「中陽太極圖」〔原名「來氏太極圖」,我們根據其特定內涵取名「中陽太極圖」〕,右圖是「魚眼太極圖」。

魚眼太極圖象徵的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其實是一種二元遞歸邏輯,「魚眼」就是所謂遞歸中心,它可以無限層次的重重相攝,正所謂,圖中有眼,眼中有圖,乃至無限。

魚眼太極圖的旋轉極性〔即手征性〕也是公理給出的,它是易學的「優選的邏輯」。當然,此手征性的取向是易學邏輯的任意規定,但手征性既定,推理法則即由此而出。

中陽太極圖的象徵含義是「陰陽互抱,中陽為根」,它的本旨是揭示易學邏輯的陽手征「在先的邏輯」取向,它是一種「象徵性參照系」。

按,中陽太極圖中的「中陽」本身並無極性,故「中陽」既可取手征性為陽,同時也可取「中陽」為陰。

一般來說,魚眼太極圖是用來描述陰陽對稱性思想的,但是,魚眼太極圖在本質上是不對稱的,因為魚眼太極圖是契在「陽性」的背景上的——在以白色為底的紙上,我們一方面把圖內的白魚看成是陽性的,同時也會把白底也看成是陽性的,故白魚和白底之間對稱性自發破缺。

能不能把白底塗成中性的灰色呢?這樣一來不就平衡了嗎?

但是,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因為太極圖本質上只是一種陰陽關係,也就是說:萬物必須是、且只能是由兩個可區分的最少極性所構成;又,一切層次的陰陽狀態都得依據層次所在的位置依次生成。我們如果把可區分的極性在公理系統中規定為「白、黑、灰」〔即陰、中、陽〕三種,那麼該公理就不可能滿足最簡性;當然,我們同時也不可能只規定一種極性,那樣一來,可區分性就消失,邏輯無意義。

藏山雷學(全本文字)

以上內容由網站用戶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聯繫微信:D968111